国家卫生计生委家庭司 中国人口学会关于“健康家庭理论与实践”主题征文活动评选结果的通知
国卫家庭指导便函〔2016〕44号
国家卫生计生委家庭司 中国人口学会
关于“健康家庭理论与实践”主题征文活动
评选结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家庭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口计生委家庭处,解放军、武警部队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中直机关、中央国家机关人口计生委, 中国人口学会各会员单位:
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家庭司、中国人口学会共同举办的“健康家庭理论与实践”主题征文活动日前圆满结束。本次征文共收到论文近400篇。主办单位组织成立专家评审委员会,按照评审方案对论文进行了评审,共评选出一等奖10篇,二等奖20篇,三等奖30篇,优秀奖60篇。经过中国人口学会官网公示,各界对评选结果无异议。现将评选结果通报如下:
一、一等奖(10篇)
1. 《论健康家庭建设的统计测量与社会支持》石红梅、叶文振、王慧(厦门大学、福建江夏学院)
2.《赋权家庭,促进青少年健康》周建芳、汝小美(南京邮电大学、原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3.《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家庭养老现状调研及政策思考——以傣藏侗三民族为例》张开宁、李俊杰、李福仙、张晓玲、高矗群、苏醒(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省健康与发展研究会、云南大学)
4.《宝山区家庭发展生育指导需求调查与对策研究》孙悦昕(上海市宝山区人口和计划生育指导中心)
5.《社区居民健康自我管理的模式创新:一个个案经验》王国强、黄瑞琦、赵德余、沈磊(上海市长宁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6.《盐城市大丰区实施“新家庭计划”项目的实践与思考》陈伟琴、郭璐(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卫计委)
7.《家庭发展服务中心的运营模式思考》魏雪(北京市人民政府金融街街道办事处)
8.《关于重构社会主义新农村居家养老模式的探索》林盛中、郑玮钧(黑龙江省人口学会、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家庭发展处)
9.《谁来支持生育二胎职业女性的母乳喂养?——以北京为例》林昕皓、茅倬彦(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国家卫生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人口与健康研究部)
10.《内蒙古多渠道开辟家庭发展能力的新天地》王栋明(内蒙古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宣传处)
二、二等奖(20篇)
1.《成功老化性别差异的趋势分析:2002-2011年》穆滢潭、原新(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2.《抚州市医养结合工作的实践与思考》祝文渊、范继平(江西省抚州市卫生计生委)
3. 《国内外养老模式与医养结合研究综述》周莉、冯晨(重庆市江北区卫计委家庭发展科、重庆市江北区大石坝街道社会事务中心)
4. 《扬州市邗江区自主开发应用〈家庭信息系统〉的实践与思考》袁迢(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卫生计生委)
5. 《老年友好城市建设的分析框架研究——基于失能老年人社会支持的视角》陈细泉(厦门大学)
6. 《加强家庭发展能力建设是出生性别比治理的根本途径——基于政策变迁、项目实施与相关研究的综合分析》沈悦(中国人口宣教中心)
7. 《“幸福家庭”创建活动的实践探索与思考——以丹阳市为例》秦泽洲、张明东(江苏省丹阳市委党校、丹阳市卫生计生委)
8. 《中国长期照护养老服务供需平衡研究》胡耀岭(河北大学经济学院)
9. 《“全面两孩”政策背景下家庭支持政策重构研究》吕红平、常莎莎(河北大学人口研究所、河北大学政法学院)
10. 《2016年“新家庭计划——家庭发展能力建设”基线调查报》席居哲(上海市闵行区华漕镇卫生与计划生育办公室)
11. 《独生子女父母家庭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分析》王磊(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12. 《重庆市主城区老年人医养结合需求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李秀明、冯泽永、成秋娴、王霞、冯 丹(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医学与社会研究发展中心、健康领域社会风险预测治理协同创新中心)
13. 《“全面两孩”政策下空巢老年人对子女生育二孩态度及影响因素——以北京市为例》陶涛、杨凡、张现苓(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
14.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平潭综合实验区 潭城镇“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探讨》集体(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潭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5. 《老年人喘息照料相关问题研究》罗艳 、石人炳(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人口所)
16. 《东乡族百岁老人健康状况与家庭生活环境探析》马正亮、张泾平、刘红亮、马 宁(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杂志社、甘肃省计划生育科研所、西北人口信息中心、甘肃省社会科学院)
17. 《流动青少年生殖健康的家庭影响与教育促进》张苹、胡琪(上海市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18. 《城市老年人闲暇时间安排及对健康的影响》陶涛、李龙(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19. 《儿童照料的延续与嬗变》张航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人口研究所)
20. 《国内“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研究进展》吴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 )
三、三等奖(30篇)
1. 《美国CCRCs对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的启示》陈璐、肇睿(南开大学,墨尔本大学)
2. 《“居者有其屋”:流动人口家庭健康发展》杨胜慧(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3. 《临床干预对更年期女性健康及家庭生活质量改善的研究》李淑平、熊正爱、王智亮 、胡丽娜(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
4. 《林州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筹建亲子图书馆的实践与思考》申志慧(河南省林州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5. 《人口老化与低生育时代的日本家庭变迁》刘丹(江苏省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6. 《老年人家庭功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陈长香、李淑杏(华北理工大学)
7. 《护士多点执业与老年照护的人力支持》曹艳华、黄捷霞、高菊(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
8. 《青春健康同伴教育实践探讨》于昕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人口计生委)
9. 《健康家庭建设探微》崔力文(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界石镇卫生院)
10. 《基层卫生院医养结合模式探索》许进前(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高村中心卫生院中医科)
11. 《加强边陲农村养老工作,构建边境和谐稳定》严焕升(广西壮族自治区凭祥市卫生计生局)
12. 《长宁区新华路街道独生子女死亡家庭医疗扶助试点项目报告》殷晓椿、林光明、陈宇靖、江平、谢晶、刘红联(上海市长宁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上海市长宁区新华路街道办事处、上海市长宁区新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3. 《家庭发展能力建设的思考与实践——居家养老服务》集体(辽宁省本溪市南芬区卫生计生局)
14. 《胶州市农村医养结合的实践与探讨》宋同勋、周伟、刘炳利(山东省胶州市妇幼保健院、胶州市铺集镇中心卫生院)
15. 《失独家庭重构生活秩序研究——以江苏启东市为例》龚敏健(江苏省启东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16. 《如皋市人口老龄华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郭夕俊 周咏梅 王淼 缪建忠 张晶晶(江苏省如皋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17. 《医养结合对老人赡养问题的“突破” 》张婷(江苏省镇江句容市郭庄中心卫生院)
18. 《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李雪萍(江苏省镇江丹徒区江心计生站)
19. 《努力抓实老幼养护有效推进健康家庭建设》集体(北京市延庆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 《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家庭照料资源的社会性别分析》蔡思琴(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
21. 《社会资本视角下新生代女农民工的身心健康——基于CGSS的调查数据》陈婷婷(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
22. 《丘陵地区农村建设健康家庭工作中的探索与思考》郭正金(四川省江油市河口镇人民政府)
23. 《论家庭与家庭调查》李春艳(黑龙江农垦总局牡丹江分局八五八农场街道办第二居委会)
24. 《基于医养结合政策下充分发挥中医药预防保健特色优势的思考》张钻辉(广东省梅州市中医医院)
25. 《家庭发展、企业运行与市场中的政府》李通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
26. 《中国老年人的居住安排与情感健康研究》任 强、唐启明(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州人口研究中心)
27. 《计生特殊家庭养老保障问题的调查研究——以浙江长兴县为例》赖相燕(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计生局)
28. 《提升妇幼健康水平,助推健康家庭建设——湖州市做好新形势下妇幼健康服务工作的实践与思考》袁 芩(浙江省湖州市卫生计生局)
29. 《非独家庭二孩生育意愿及生育选择》黄玉捷(上海市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30. 《美国的健康婚姻促进计划及其启示》刘汶蓉(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上海市虹口区广中路街道计划生育协会荣誉顾问)
四、优秀奖(60篇)
1. 《用“四个结合”让失独家庭笑迎生活》集体(厦门市思明区筼筜街道)
2. 《构建温馨服务平台情系计生失独家庭》集体(厦门市思明区莲前街道计生办)
3. 《“携手•幸福行”海沧区失独家庭关怀项目总结报告》集体(厦门市海沧区卫计局、海沧区计生协)
4. 《重庆市80岁以上老人日常活动能力及慢性病患病调查》张春华、王豫林、丁贤彬、毛德强、吕晓燕、焦艳、漆莉、沈卓之(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所)
5. 《关于开展“新家庭计划”项目的实践与思考》周佳敏(上海市虹口区江湾镇街道)
6. 《构建社区“医养结合”的居家养老模式》徐敏和(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西园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7. 《大健康背景下铜仁市全科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策略研究》肖文冲、简燕进(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8. 《健康人力资本的收入效应——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研究》王秀芝、易婷(南昌航空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9. 《我国人口政策的法制化建设及其生殖健康工作》汤兆云、范炜琳(福建省泉州市人口学会、鲤中街道办事处)
10. 《家庭和谐幸福人口均衡发展》秦喜红(青海省茫崖行委茫崖镇昆仑路东社区)
11. 《我看“新家庭计划”之“青春健康教育”——以松江区石湖荡镇为例》集体(上海市松江区石湖荡镇人口计生办)
12. 《建设健康家庭,须有健康领军人》李庭昆(上海市闵行区梅陇镇)
13. 《建设健康家庭的研究与策略》李锦娣(广东省东莞市桥头镇第三小学)
14. 《开展“健康家庭理论与实践”的思考》李红英(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渡口路社区居委会)
15. 《医养结合创新发展》王占宽(河南省汝州市骨伤科医院)
16. 《农村家庭养老与社会性别的调查与研究》方代伦(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17. 《关于创建和谐家庭若干理论和实践思考》于娟(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人民医院)
18. 《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模式规划研究与实践》邵雯凯(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人民医院)
19. 《发展庭院经济助力家庭发展》张万军(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卫生计生局)
20. 《引导、关怀、帮扶——做好当前促进家庭发展工作的三个抓手》张艳(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卫生计生局)
21. 《吴江区婴儿早期大动作发育评估与科学育儿指导实践研究》胡红霞、吴卫珍、梅玉蓉、顾岚、金华、马飞飞、黄思佳、杨晓娟(苏州市吴江区科学育儿指导中心、苏州市吴江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苏州市吴江区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指导中心、苏州市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
22. 《健康至尚老少同乐嘉年华——上海市长宁区健康嘉年华活动实践》何晓定、张佳蕾、朱敏杰、郑星、江萍、夏庆华(上海市长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长宁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3. 《坚持改革创新,深化长宁“医养结合”工作新模式》徐建康、雍刚(上海市长宁区卫生计生委)
24. 《社区健康教育的探讨》杨真念(重庆市大渡口区春晖路街道办事处)
25. 《新农村建设中老年人赡养问题探析》集体(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北井子镇政府计生办)
26. 《传统家庭伦理关系对构建现代健康家庭关系的深厚影响》刘雨濛(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27. 《浅析以人口早期发展与教育为基础促进家庭健康》单云峰(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28. 《婴幼儿早期发展与测评》刘军、张洁、贝军(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
29. 《提高家庭发展能力,促进家庭和谐幸福》集体(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二十二团计生办)
30. 《浅叙家庭教育成长环境对青年心里健康的影响》王卿(江苏省镇江扬中市开发区三跃社区)
31. 《大力推进医养结合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张妮(江苏省镇江句容市中医院)
32. 《咸西社区健康家庭理论与实践》陈嘉佩(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咸西社区计划生育办公室)
33. 《努力实现中医治未病与现代健康管理的融合》胡召国、李菲菲(山东省日照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34. 《社会支持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刘爱玲(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
35. 《浅谈如何做好与健康家庭相关的生育支持服务衔接工作》杨力(北京市丰台区西罗园街道鑫福里社区)
36. 《关爱留守儿童温暖孩子心灵》王素芳(北京市丰台区南苑街道办事处机场社区)
37. 《健康家庭与社会性别研究》刘昂(北京市丰台区云岗街道计生办)
38. 《浅析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存在的原因及解决的对策》赵丽丽(甘肃省嘉峪关市峪泉镇人民政府)
39. 《提高家庭保健水平,构建健康管理制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战略下的家庭保健与健康管理关联性思考》董海谛(黑龙江省中医药学校)
40. 《健康家庭建设工作中的实践与思考》王淑杰(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依安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41. 《彩礼,东北农村父母背上的一座山——农村养老难根源初探》于全胜(黑龙江省克东县卫生计生局)
42. 《探究健康家庭病残照料—老年痴呆患者》王勤(黑龙江省九三管理局鹤山农场)
43. 《健康家庭老人赡养》孙洪涛(黑龙江省九三管理局鹤山农场)
44. 《汉代家庭教育特点及启发》董晓鑫(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河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45. 《农村老人养老现状探析》郝玉楼(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延寿县安山乡卫生和计划生育办公室)
46. 《浅谈健康家庭的若干理论与实践思考》陈超(黑龙江省大庆油田矿区服务事业部物业管理二公司乘风物业一分公司)
47. 《关于创建健康家庭的若干理论与实践思考》集体(黑龙江省大庆高新区管委会人口和计划生育科)
48. 《刍议“医养结合”政策执行变形风险与规避》安秀芳、孙印峰(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中心、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49. 《实施健康促进与教育改善家庭健康环境的实践及思考》吴盛华、杨志宏(江苏省建湖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50. 《浅谈当前我国社会老人病残照料》集体(江西省萍乡市高坑镇卫生计生办公室)
51. 《浅谈二孩政策对健康家庭建设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王敏(浙江省缙云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52. 《健康家庭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集体(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白源街道办事处卫生计生办公室)
53. 《论延安偏远山区妇女的生活选择——兼论留守儿童的现实成因》高志奇(延安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54. 《推进医养结合工作的路径思考》张鑫(河北省卫生计生委家庭发展处)
55. 《构建和谐计生唱响幸福家庭五部曲——水南街道后谷社区创建幸福家庭活动》张霞(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水南街道后谷社区)
56. 《积极探索推进健康新余建设新路径》易凌炜(江西省新余市卫生计生委)
57. 《某县级市医院产科病房开展新生儿智护训练的效果研究》王群、孔建红、贺春雪、林玉梅(四川省崇州市人民医院)
58. 《“普二”新形势下贫困山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问题的几点思考》蓝普蔚(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计划生育协会)
59. 《卫生计生部门如何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工作的建议与思考》马凤新(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卫生计生委)
60. 《家庭教育比天大》张学亮(云南省泸西县金马中学)
国家卫生计生委家庭司 中国人口学会
2016年11月25日